1月6日,东光县于桥乡西小崔村孙林华一边算着去年的棉花收入,一边做着今年的打算。去年他种植的20多亩棉花,亩产达到了350公斤,亩效益近5000元。
他告诉记者,去年8、9、10三个月份,日照只相当于常年的70%,加上雨水多,冀鲁豫地区棉花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,烂铃率格外高,而西小崔村的1500亩棉田全部采用了市农科院农田高效研究所的倒伞株型栽培模式,并在品种选育上,选择了耐旱碱的棉花品种——沧杂206、沧198,农科院还为该村测土配方施肥、无偿提供优质有机肥,为村里培训20名科技带头人。不仅如此,村里在棉花种植上还实行了支部加协会的模式,便于在棉花种植上为村民提供指导。由于使用了科学种棉技术和对种植模式进行创新,有效解决了棉花烂铃难题,在灾害之年,全村棉花获得了大丰收。
据测算,1500亩棉花种植基地,平均亩产达到了280公斤,高产地块达到了350公斤,亩效益超过了4900元。
全年,西小崔村仅棉花种植一项就为村民带来了近500万元的收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