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动东光科学发展,必须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战略重点。刘立著说,工业是东光的优势和潜力所在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虽然东光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,化工、包装机械、塑料、棉花加工四大特色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,但总体规模不够大、产业结构不合理、中高端企业较少等问题还比较突出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东光将继续大力实施“工业强县”战略,围绕培育龙头、打造基地、高端发展三大任务,进一步壮大提升四大特色产业,倾力培育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电子配件等新兴产业,使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5%以上。
到“十二五”末,全县四大特色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390亿元,出现一批年销售收入达到几十亿元甚至过百亿元、年纳税几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骨干企业,产业结构明显优化,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、中型企业为主体、一大批小型企业蓬勃发展的塔型格局,成为沧州化工新城、中国包装名县。同时,把对外开放作为重要动力,突出招商引资这个重点,以县工业区和纸箱机械产业园两个省级产业聚集区为平台,下大力推进产业招商、企业招商、专业招商,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、资源利用率高、节能环保的产业企业,到“十二五”末,争取引进县外资金200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。
推动东光科学发展,必须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。刘立著说:“东光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,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县的普遍发展,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县的共同富裕。我们将牢固树立大农村、大农业意识,统筹全县城乡一体发展。”“十二五”是统筹城乡发展、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时期。东光将坚持“以城带乡”,围绕打造泛东光50公里经济圈服务核心,加快改造老城区惠及民生,建设现代新城区打造亮点。以104国道西绕城和府前街东西延伸为重点,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,提高承载能力;以格林豪泰酒店、锦都酒店等为重点加快发展县城第三产业;以元曲文化公园、普照公园、跃进渠、宣惠河为重点打造县城水系,提高绿化水平,创建园林城市。到2015年,县城建成区规模达到13平方公里以上,县城人口达到12万人,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小城市。围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,把更多的财力投向农村,以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,建设一批与县城相呼应、辐射周边乡村、各具特色的小城镇,以新民居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,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新农村样板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