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昔日柴垛遍地有,如今路上不留尘;过去出行路难走,如今开车进家门……”日前,记者来到东光县连镇镇小邢村见到,村里已基本见不到传统农村生活的痕迹:160户村民已全部住进了7栋色彩亮丽、设计现代的新民居中,小桥流水、绿树红花掩映其间……此情此景,只怕城里小区的居民见了也会艳羡不已。
“美丽新村是我家,农村不比城里差。”不仅小邢村在变,东光县所有的乡村都在发生着变化,动力来自这个县2012年启动的新农村建设“十项活动”。
这“十项活动”立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提升群众幸福指数,既有道路、水利、卫生、住房、绿化、村庄环境等具体工作,又有村班子建设、农民合作社建设、文化教育、道德文明等政治、经济、社会方面的内容,几乎涵盖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。而这恰与今年全省开展的农村面貌提升行动的宗旨不谋而合。东光县也因此在开展农村面貌提升行动中许多工作走在了省、市前列。
早谋划、起步快,得益于这个县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和科学研判。近几年,东光坚持“工业强县”的发展思路,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,但农村经济、农村整体面貌仍相对滞后,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、协调发展。立足于推动县域经爱沧州济实现科学发展、和谐发展,东光县委、县政府在准确找到“短板”的同时,科学分析,超前谋划,启动了新农村建设“十项活动”。按照规划,到2015年,东光县将努力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、基层组织建设等领域质的提升,加快打造“环境整洁、设施配套、功能完善、田园风光、舒适宜居”的现代农村。
县委书记袁永江说: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重点在农村,难点也在农村。农村面貌得不到改变,广大农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,生活品质、幸福指数得不到提高,发展就失去了意义,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。因此,从这个意义上讲,启动建设新农村‘十项活动’是东光工业化、城镇化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后的现实选择,也是推动全县实现协调发展、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。”
基于此,这个县新农村建设“十项活动”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广大农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,迅速全面铺开。
加强“双基”建设,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、基层民主组织、农村经合组织、维稳组织全覆盖,加快建立涵盖“两委”办公、党员活动、民兵建设、村民议事以及计生、科技、信息、卫生服务等功能的村民服务中心;加强治安天网、食安天网建设,投资1000万元,组建了天网巡防大队,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巡逻,同时做好种植、养殖、加工、销售等行业规范点、行业协会建设,推进乡镇食品安全网示范点、合作社建设;加强路网、水电网建设,掀起乡村道路建设大会战,力争通过3年建起“六纵四横”的骨干路网,同时完成210公里乡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,翻修全县200多个村的村内街道,建设引、蓄、排、灌有机结合,沟、塘、库、渠全面联网,旱能浇、涝能排的水利系统,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;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,全面开展清垃圾、清杂物、清残垣断壁、清庭院,确保今年底前全县所有行政村达到净化、绿化、亮化、美化……
截至目前,这个县沟渠清淤已经基本完成,确保了八成以上的耕地旱涝保收;“一库十八厂”明年上半年可全部竣工,南水北调工程投用后,全县群众都将喝上长江水;治安巡防大队成功运行,全县447个村都安装了视频监控,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50%以上;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改造进展顺利,明年可确保全部完成;100多个村实施了“三净四化”,各乡镇都有5个村的示范片,一半以上的村建起了小广场、活动室、文化墙等文化阵地和文艺队伍;农村专业合作社达226个,一大批农业园、种养殖场等特色项目启动建设,农民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……东光县农村面貌因此发生了显著变化。
东光镇薛庄村村民许海霞借着村貌换新颜的东风,在村里开起了一家超市,生意红火。店门口就是村里新修的高标准沥青路,宽敞整洁,一直延伸到村口,道路两侧绿色成荫,相映成趣。“以前,俺们这儿风大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,多亏了这两年县里搞的农村环境整治活动,让我们村的环境换了天地。村里还设置了垃圾定点填埋点,实现了垃圾由专人清运、统一处理,和城里人完全一样。”说起村里的新气象,许海霞如数家珍。
东光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是全面开展加快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第一年,借着活动的深入开展,东光将在巩固前一段新农村建设“十项活动”取得成效的基础上,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此项活动,以镇村体系规划为遵循,本着“发展中心村、提升一般村、打造特色村”的思路,整体推进,重点突破,力争全县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、两年上台阶、三年大变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