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城网 网站群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首页 | 东光概况 | 领导致辞 | 东光新闻 | 图片新闻 | 城乡建设 | 视频东光 | 招商引资 | 重点项目建设 | 名企风采 | 魅力东光 | 特色产业 | 他山之石 | 地方文化 | 便民信息
最新新闻:
新闻检索: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 东光新闻
东光县做足“水文章”倾力打造生态水利
东光新闻网   14-03-12 11:16

        东光新闻网讯:自筹资金1.52亿元建成全省首座县级平原水库;承诺两年内让群众全部喝上黄河水;组织全民动手开展河渠塘清淤会战;八成耕地实现“旱能浇、涝能排”。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了、农民收入增加了、水生态环境改善了……

  2010年以来,沧州市东光县按照“建设生态东光,须水利先行”的发展理念,不断强化水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基础功能,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、开发与保护并举、资源与生态齐抓,着眼人水和谐,建设覆盖群众生活用水、农业灌溉用水等诸多方面的“生态水利”工程,向着建设“生态优美、整洁有序、宜居宜业、文明和谐的美丽东光”奋斗目标疾步迈进。

  建全省首座县级平原水库构筑城乡一体的供水体系

  “现在好了,左邻右舍都喝上了黄河水,黄河水好甜啊!”昨天,县城居民王秀艳打开家里的自来水阀门,边接水边高兴地说。2011年底,随着观州湖水库建成供水,东光县城区及小圈村、老马村、革新村等周边村区域内共6万群众已经喝上了黄河水,每年可节约深层地下水300多万立方米。

  长期以来,东光县居民饮用水源一直靠开采地下水,浅层地下水苦咸、深层地下水高氟,水质不达标不说,长年开采致使深层地下水资源采补失衡,地下水环境面临严峻挑战。为此,东光县组合叠加“引黄济冀”“南水北调”等有利条件,举全县之力,于2011年10月建成了占地1473.5亩、总库容505万立方米的观州湖水库。水库的建成,使东光县有了自己的地表水调蓄工程,为城乡供水提供了保证。同年12月,水库先期实现向县城区及周边村区域供水,6万多居民率先喝上黄河水。

  为发挥水库的生态、景观、文化等综合功能,东光县依托观州湖水库积极发展水利风景区,实现水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统筹协调,投资120万元对观州湖区进行了绿化、美化,结合水土保持对整个水库围堤外坡播撒了苜蓿植被,结合涵养水源环绕库堤种植了300余亩以火炬、白蜡等树木为主的涵养林,结合优化环境在湖区主路两侧栽种了1000多株垂柳的绿化带。从高处俯瞰,泛着粼粼碧光的观州湖水库与西面的京沪高速公路、东面的京沪高速铁路一起,勾勒出一副“二龙戏珠”式自然生态画卷,为东光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  结合城区供水管网改造,东光县同步开展了关停自备井工作,共关闭居民小区自备井16眼,整个县城区用水全部并入观州湖水库供水水网。目前,水库日供水量近1万立方米,年可节约深层地下水300多万立方米。同时,以观州湖水库为核心,东光县规划实施了总投资3.56亿元的“一库十八厂”(“一库”指观州湖水库,“十八厂”包括城区水厂、县第二水厂和16个农村集中供水水厂)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工程,初步形成了“规划科学、设计合理、水量充足、管理规范”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,南水北调通水后,可实现全县饮用地表水全覆盖,全县36万群众将喝上“同源、同网、同质”的黄河水、长江水。

  全市首推“一村一坑塘”实施河渠塘互联互通工程

  谈起村里的坑塘建设,西王校店村党支部书记李观栋打开了话匣子:“从2005年开始已先后投资80万元,将位于村西南部的一片废弃坑洼地扩挖改造成了现在这个水深8米、面积150亩、可盛水50多万立方米的坑塘,成为本村及周边4个村农业灌溉用水的‘小水库’,不仅美化了村庄的环境、还能调节村庄周边的小气候。”

  作为农业大县和典型的农业缺水县,东光县的农业灌溉水源原来主要依靠开采深层地下水解决,致使深层水严重超采,出现地下水位连年下降、地面持续沉降、形成地下漏斗等一系列水生态环境问题。为此,东光县将拓宽农业灌溉水源作为压采深层地下水、维持水生态平衡的重点,不断加快县域水系水网建设,在全市率先发起实施“一村一坑塘”工程。目前,全县447个村共有坑塘600多座,其中规模较大的398座,总面积9860亩。这些坑塘已成为全县农田水利工程的生力军,充分发挥了储备调节、以丰补歉等诸多效益功能,在雨季时能留住地表径流水、蓄住天上降水,年可集蓄本地自产水1500万立方米;春秋季跨流域调水时,能拦蓄外来客水,最大蓄水能力3100万立方米。

  水利技术人员介绍,“这一座座坑塘就是分布于各处容纳客体水源的微型水库,可及时补充本地自然降水不足,减缓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区域性自然环境恶化,对环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坑塘不仅能处理部分日常生活污水和雨水,还能起到净化空气、美化环境的作用,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水源,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。”

  同时,为构筑互联互通、互调互补的河渠水网工程体系,实现乡村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,东光县还启动实施了总投资7998.56万元的“沟渠坑塘清淤会战”活动,集中治理河渠水系不畅、水域面积萎缩、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,将农田水利建设目标由疏通到“最后一公里”调整为“最后一米”,让村村都能见到地表水。通过2012年春季、2012年秋冬、2013年春夏三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,共完成清淤干支渠146条、长226.5千米,清理疏通路边沟及田间地头沟里程总计达715千米,扩挖改造蓄水坑塘102座,修建桥、闸、涵等水工建筑物212座,基本实现全县高密度农田灌排水网全覆盖。为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,东光县结合植树造林活动,在重点河道沟渠两旁积极发展片林种植,努力使河道周边成为适合居民生活、娱乐、休息的重要场所。

  应用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推动节水型农业建设

  杨蒲村固定式喷灌工程是东光县今年争取实施的总投资1500万元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之一,涉及的800亩耕地是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田。实施喷灌工程,在改善生产条件、提高灌水保证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,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,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系数提高至0.75以上,每亩用水量仅为原来的1/3,年可节水10.6万立方米。

  作为产粮大县,东光县把节水农业作为一项生态工程、发展工程来抓,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,减少地下水开采量,保护生态环境,提高农民收益。近几年,东光县不断加大农业节水资金争取力度,实施了历时3年(2010年—2012年)总投资5450万元的“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”项目、投资600万元的小农水及奖励资金项目、投资1500万元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等节水灌溉农田工程,通过铺设地下低压管道、建设喷灌滴灌工程等技术措施,提高水资源利用系数,节约深层地下水,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21.48万亩,其中,建设固定式喷灌工程1600亩,大棚微喷、滴灌工程1000亩,不仅填补了全县没有喷灌、滴灌工程的空白,而且对于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、促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等具有积极意义。目前,东光县农业节水面积已达51万亩,占总耕地面积的70%。为推动节水农业实现全覆盖,东光县已谋划了21.4万亩的引黄灌区项目和1.5万亩的千顷洼灌区续建节水改造项目,计划对上述两个灌区耕地实施水利配套设施改造建设。

  县水务局局长张吉海说,“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,全县正积极转变治水理念,理清治水思路,全面掀起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,以优质的水生态保障‘生态东光’目标的有效落实。” 

 
稿源: 东光新闻网 编辑: 高正义  
  相关新闻
关闭窗口
东光概况
特色产业 MORE
 
  四大产业
  棉花产业
  包装机械
地方文化 MORE
  名人名胜耀东光
  马致远纪念馆
  泰山行宫
  二郎岗永清观
  霍元甲
  荀慧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