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新闻网讯(通讯员柴庆章、郭斌)2月4日,农历腊月二十六,迎宾曲、红灯笼、五彩旗,东光县连镇小邢村年味正浓。晚7点,开场舞“红梅赞”拉开了猴年“村晚”的序幕,舞蹈、戏曲、相声,一个个精彩节目,赢得了现场数百名观众的阵阵喝彩,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。“我们办了18年‘村晚’,今年险些漏了底,万幸这次的效果还不错。”演出结束,小邢村“村晚导演”、村妇女主任邢颖总算松了口气。
小邢村,国家级文明村,距东光县城2.5公里,这个不足600人的“亿元村”对于笔者来说并不陌生,建新民居、旧村拆迁、旧村复垦、建农家乐……小邢村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。尤其是村民自编、自导、自演的“村晚”,每年精彩的演出总能让人印象深刻。不过,正如邢颖所说,今年的“村晚”遇到了难题。原本打算腊月二十三演出,因为节目没有及时排练好,往后拖了几天,而且演出时间也由下午改到了晚上。
组织“村晚”对于小邢村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,今年为啥犯了难?是村里对举办“村晚”不再重视?还是村民们对举办了十几年的“村晚”失去了热情?
“今年不同了,俺们白天要在厂子上班,准备的节目没时间排练呀!”村民邢沛广的一句话道出了真相。原来,今年冬季农闲,村民并没有闲下来,除去自己办企业、跑业务外,村里的劳动力几乎都去了企业打工,而这一变化正缘于小邢村创新土地耕种模式,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带来的新转变。
2015年初,小邢村原有的120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土地流转,与农业公司合作搞规模经营,新模式既避免了土地撂荒,也让村民得到实惠,每年每亩能够获得1100元的土地流转金。同样,小邢旧村复垦的100多亩土地也实施规模化经营。新的经营模式让祖辈牢牢绑在土地上的小邢人,得到了彻底解放。多年的发展,小邢村有了雄厚的工业基础,村工业区有各类企业60多家,土地流转出去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吸收。“虽然没有了农闲,可土地租金再加上打工挣的钱,我们村人均收入已突破了两万元。”村党支部书记邢荣民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。
|